生物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和民族未来的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
生物安全涵盖范围广泛,既包括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控、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安全,也涉及防范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生物资源流失等风险。当前,全球生物安全风险呈现交织叠加态势。一方面,新发突发传染病频发,新冠病毒变异、猴痘疫情蔓延等事件警示我们,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已远超传统认知;另一方面,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医学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领域的潜在伦理和安全风险。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物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压紧压实各方生物安全工作责任,合力推进生物安全监测预警及防控能力建设,全市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明显提升,生物安全防线进一步筑牢。一是坚持统筹推动,持续完善生物安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市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等部门为成员的全市生物安全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机制联席会议对全市生物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安排部署生物安全重点工作任务。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党政牵头、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二是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生物安全防范能力。市生物安全协调机制组织市卫生健康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在严格进行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管理的同时,不断强化对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全面监管,定期对实验室设施、设备及执行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各实验室持续改进生物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生物安全风险隐患。三是完善生物安全监测网络,提升早发现及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疾控机构体系建设,市、县区挂牌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局,并重新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了医疗卫生机构的公共卫生职能,将传染病监测网络延伸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善了传染病直报机制和相关数据监测预警机制。各级疾控机构均建成了核酸实验室,定期对饮用水源、自来水管网末梢、污水管网进行微生物检测,疫情监测和流调溯源能力不断加强,生物安全风险早发现、早处置能力持续提升。建立传染病应急处置队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处置预案,有效提升了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下一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将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为指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聚焦“防、控、治”全链条,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持续完善基层网络,提升监测预警能力。二是加强生物安全科普宣传,通过典型案例警示、社区宣教等方式提升公众风险意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安全志愿服务,形成群防群控合力。三是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进一步完善分级分类响应预案,加强多部门联合演练,完善全市疫情防控物资储备,确保应急队伍拉得出、战得胜。(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 徐鹏飞)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