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昌要闻 > 金昌要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爱心屋里的新生活
时间:2025-03-28 10:49:57 来源: 阅读量:1110

在金川区滨河路街道天庆家园北门的红山泓“爱心屋”内柜台前,肢体一级残疾的周元花正将手工拖鞋一双双摆放整齐,这是她作为“爱心屋”员工的日常。“因为残联的关怀,我才能来到‘爱心屋’,卖卖拖鞋,挣个买菜钱,日子也过得挺充实的。”

binary_middle.jpg

周元花向直播间观众展示自己编织的手工拖鞋。记者 张琦 摄

当夜幕降临,已经53岁的周元花又会化身快手主播。“我白天在爱心屋,晚上就在家开直播聊天,卖自己做的拖鞋。”晚上8点,周元花准时打开快手直播平台,镜头里的她熟练地编织拖鞋、展示自己的作品,眼神中透着自信。

周元花这份自信的背后,是政策与社会的双重托举。

为帮助每一位有条件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我市相继出台了《金昌市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金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金昌市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每年分级分类举办电子商务、网络直播、手工制作、家政服务等残疾人培训班,落实资金扶持、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

2023年,我市启动“爱心屋”助残就业试点项目,依托企业和社会组织为残疾人提供零成本就业岗位,周元花成为了首批受益者之一。截至2024年底,我市已经建设了8个“爱心屋”,先后安置18名困难残疾人就业。

“我们不仅为残疾人提供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还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提供创业补贴和培训支持。这样,残疾人精神上有了依托,生活也有了盼头。”市残联理事长丁建新说。

在这个小小的直播间里,周元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镜头里,周元花的双手像被赋予了魔法。她将钩针与毛线交织翻飞,一边向镜头展示拖鞋编织的细节,一边用略带方言的普通话讲述着钩针技术。直播间右上角的实时观看人数和点赞不断跳动,一条条弹幕划过屏幕:“阿姨的手艺太棒了。”“手工拖鞋能定制吗?”

互联网为周元花架起了一座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她告诉记者:“以前总觉得‘残疾人’三个字压得我喘不过气,出去干什么活都没人要,自己也不想着出门。现在直播,大家只关心我的拖鞋好不好,手艺精不精,我的心态也变好了。”

周元花直播已有5年,快手账号拥有4.3万粉丝,收获近10万点赞。直播不仅为周元花带来每月2000余元的稳定收入,更重塑了她的精神世界。她在直播间跟大家互动,讲述自己的近况,谈天说地,甚至连麦唱歌。“每天在直播间和大家谈谈心,唱唱歌,做做拖鞋,时间过得特别快。而且,通过自己的双手,还能为家里分担一些压力,这让我感到非常开心。”周元花说。

在金昌,周元花绝非个例。2024年,金昌许多残疾人通过电商、物流等多种方式创业就业,部分企业主动对接“爱心屋”,关心支持“爱心屋”推出助残就业爱心支持。丁建新告诉记者:“市残联充分依托并发挥金昌经开区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了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并且积极开展残疾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目前34名残疾人已签约就业。除此之外,我们还大力培育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补齐残疾人就业的短板弱项,实现残疾人就业质量和新增残疾人就业数量的‘双提升’。”

残疾人并非只能“被帮扶”,他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融入社会,甚至走在前沿。无数个“周元花”正以柔韧的姿态,在新时代中织就属于他们的春天。(记者张琦)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