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香金昌 > 书香金昌
【书香机关·阅读赋能】在勤学实干中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时间:2025-01-07 10:11:03 来源: 阅读量:1694

开栏语:“最是书香能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为持续推动书香机关建设,引导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以读书提升修养,以读书促进履职,以读书凝聚共识,让机关氤氲书香,让书香荡漾城市,引领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为我市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昌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力量,市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开展了“书香机关·阅读赋能”读书分享活动,展示书香机关建设良好成效。自活动开展以来,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共征集读书心得、理论文章169篇,现精选优秀文章陆续刊登。

“青年朋友们,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讲的一段极有文采、极富人生哲理的话。

现在,当我反复研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仔细了解了总书记青年时期的点点滴滴后,再来回味和咀嚼这段话,更有一种跨越历史、直击人心的触动与震撼,也更能体会到总书记在讲这一番话时的语重心长、殷殷嘱托。梁家河插队期间,青年习近平在艰难困苦中经历摔打、挫折、考验,始终保持宠辱不惊、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真正实现了人生的升华和超越。透过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总书记“五四”寄语中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这就是“知行合一”所带来的极其强大的心灵感染力、理论说服力、实践穿透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脚。青年习近平当初是在黑暗中摸索,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现实环境下,艰难而又准确地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惟其艰难,更显伟大,也更能够带给我们青年一代丰富而又深刻的教益与启迪。

向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现在我们常常惊叹总书记出席公众场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其实早在知青时期,青年习近平三十里借书、三十里还书的故事就已经广为流传。“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知青岁月的读书经历。当听说一位从北京来的知青有《浮士德》,徒步30里去借;读诗词读得兴奋了,干脆跑到院子里放声朗诵,读过后喜欢的诗词大多都要背下来;读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效仿主人公磨炼意志,把褥子撤了,睡在光板炕上,一到雨雪天就出去摸爬滚打。在巨大的劳动强度下,青年习近平依然坚持学习和思考,广泛涉猎政治、军事、文学等各方面书籍。窑洞里,他给乡亲们讲书里的故事、讲大山外的北京,利用农闲时间教乡亲们认字,他在书中汲取力量,在书中看世界,用书本寻知己。当看到《人民日报》刊登四川利用沼气的报道时,他立刻想到可以为我所用,通过考察论证、带头推动,最终打通了陕北第一口沼气池。当打坝淤地时,乡亲们说这是老祖宗都没有干成的事儿,打退堂鼓的人比比皆是,但青年习近平提出了科学严密的解决方案,又实打实给乡亲们做思想工作,终于使村里多出了宝贵的良田,直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产粮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以更加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好学乐学、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在本职岗位上担当作为、磨炼本领、拼搏奉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昌实践贡献自身的智慧和力量。

向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发扬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的奋斗精神。在梁家河当知青时,别人做事从“零”开始,青年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深深体味了最苦、最难的生活,并在具体实践中完成了自身蜕变。从“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到“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从“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到“对跳蚤的毒素产生抵抗力”,从一开始劳动“连婆姨都不如的每天五六个工分”到两年后“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不管多累多苦,青年习近平总是一直拼命干,一步一步走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每过一关都是一次历练,都多一份收获,既是物质上、身体上的磨砺,更是精神上、心灵上的升华。总书记从欠缺锻炼的“知青”到自称“是个普通农民、是黄土地的儿子”,体现的是思想深处对农村和农民感情的深刻变化,证明已经完全融入了人民群众之中、深深扎根在中国大地之中。“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不同年代,对吃苦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现在的我们,不会再有当初大规模上山下乡的历练,也很少会有吃不饱的担忧,但是同样会碰到“苦”的环境、尝到“苦”的滋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没有任何理由怨天尤人,更应该像青年习近平那样,敢于吃苦、乐于吃苦、善于吃苦,真正在奋斗中创造更大价值、书写绚烂青春。

向总书记学习,就是要厚植念兹在兹、忠诚履职的为民情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我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走上社会之初就与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由此培养了他一生都割舍不断的深厚感情——从心底里热爱人民,把老百姓搁在心里。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帮助老汉拉车、帮群众找猪、为救治受伤村民而急坏了……这些都是青年习近平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梁家河的村民们讲,总书记那时候主要想的就不是自己的前途,而是怎么能做好村里的工作,怎么能让群众的生活好起来。从政是一条充满不确定性的路,对待这种不确定性,总书记的讲话总是意味深长、充满启示,“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因为不管从政道路的前景如何,在基层为群众做实事的权利总是不会被剥夺的”……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总书记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更深刻地读懂了它的根基与源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应当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主动走进群众、贴近群众,了解所急所想所忧所盼,找准症结、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真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称心人、暖心人。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不变的是榜样的力量。《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对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启示,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价值。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看齐,始终坚守初心、坚定理想,多一些摔打磨炼、多几分淡定从容,勇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放飞青春梦想、绘好人生画卷。(作者单位:市信访局王宗元)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