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永昌县活跃着一批特殊的“使者”——科技特派员。他们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把科技成果“种”在广袤大地,把农技服务“送”到百姓手中。他们带着知识与技术奔赴乡村,成为了乡村的“点金之手”与“绿野新篇”的书写者。
在永昌县东寨镇双桥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冬小麦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科技特派员陈建平穿梭其中,仔细查看麦苗的生长状况。“越是长势喜人的麦苗,病虫害越容易发生,所以一定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虫害滋生……”陈建平向种植户们耐心讲解着冬小麦种植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新技术,事无巨细地从选种、播种,到灌溉、施肥,再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为农户们提供精准的田管措施,为冬小麦“问诊把脉”。
陈建平说道:“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们在冬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及时跟踪服务,特别是品种的选择、播种期的选择和冬灌水、返青水的灌溉管理上,我们全程进行技术服务,确保种植户丰产丰收。”
2024年小麦浅埋滴灌播种后,部分农户遇到了苗体灌水过量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出苗的问题。陈建平凭借丰富的经验,迅速给出解决方案,指导农户使用土壤调理剂和黄腐酸钾,有效缓解了土壤状况,保证了小麦出苗。
在陈建平和其他农业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农户们逐渐掌握了科学的种植方法,确保了冬小麦茁壮成长,为来年的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有问题找科技特派员”,已然成为当地种植户们的口头禅,也成为了他们心中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
永昌县东寨镇丰泽园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琰忠告诉记者:“3年来,我们种植冬小麦中间出现的播种时间、播种量、返青期的管理,以及拔节期和孕穗期的技术措施,都得到了科技特派员的大力帮助,现在我们种植冬小麦技术越来越成熟,冬小麦的产量也是年年提高。”
不光是在粮食种植领域,科技特派员们还深入到农业产业的各个角落。在六坝镇庆源丰高效节水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车间机器轰鸣,设备有序运转。科技特派员杜儒学正在对车间废旧地膜回收情况进行细致查看,了解回收地膜的数量、质量及分类情况。
作为科技特派员,杜儒学不仅要引导农户积极使用加厚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地膜,还要与企业进行对接,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产品,有效解决农用残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助力农田“排毒养颜”,进而实现农业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永昌县已构建起完善的废旧地膜回收网络体系,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4个,建成加工处理利用企业4家,不仅方便了农户交售废旧地膜,还确保了回收工作的高效开展。
近年来,永昌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乡土拔尖人才和科技特派员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农村群众增收致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绘就了“人才底色”。
永昌县科技局副局长刘莉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我们紧盯乡村振兴需求,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以‘科技特派员+项目+企业+农户’模式,推荐选派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15名,选聘县级科技特派员21名,在做好固定项目服务的基础上,提供科技指导服务,有效发挥科技特派员‘手把手’‘传帮带’的作用,引导农村实用科技成果入乡转化。”(黄悦 冯金龙)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