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
金昌文旅“ 一路繁花”
时间:2024-08-30 09:40:31 来源: 阅读量:5129

盛夏七月,碧空如洗,花繁锦簇。在祁连山下北海子公园享受碧水蓝天的美景,在博物馆漫步现代品鉴古今,在古长城脚下穿越千年看烽火狼烟,在“火星1号基地”赴一场星际穿越之旅,在紫金花海薰衣草集体婚礼观景拍照,在金川国家矿山公园听歌看舞,在花海夜市犒劳“味蕾”……

以自然风光为底色、用文化内涵做加持、倾力打造爆火IP,金昌文旅“一路繁花”。今年上半年,我市共接待旅游人数421.69万人次,初步测算旅游花费23.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77%和52.28%。数字的背后,是金昌文旅部门砥砺前行的奋斗足迹与成果展示。

今年,我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发展目标,以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以“文旅+”“+文旅”的“跨界融合”为主线,持续扩大新业态有效供给,一批文旅融合新产品新业态不断涌现。

文脉传承 文化底蕴成就“诗和远方”

1724981814863121.jpg

夕阳映照下的汉明长城。记者王新木摄

早在4000多年前,金昌就有人类在此生息,这里有反映人类原始社会母系氏族仰韶文化的鸳鸯池遗址;有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先秦北方游牧民族沙井文化遗存;有揭示西汉古罗马军团千古之谜的骊靬古城遗址;有始建于北周时期、在敦煌莫高窟壁画和文字中有大量记载的千年古寺圣容寺,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区、多元文化交汇区。

鸳鸯池遗址、骊靬古城遗址、三角城遗址、古长城遗址、千年古寺圣容寺悠悠千载,历史的积淀赋予了金昌弥足珍贵的生态资源与厚重的文化底蕴,也为这座城市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七月的金川区三角城遗址迎来了一群研学的学生,这里最大限度还原沙井先民生活的真实场景,遗址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3000年前的居住环境。沙井文化作为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三角城遗址见证了中华文明初露的曙光,沙井文化成为学生们了解金昌区域历史文化的主课堂,

“我们把文化作为旅游的主要资源,做好挖掘、转化、利用的文章。加强三角城遗址保护利用,讲好沙井文化故事。大力保护传承弘扬沙井文化,对深入研究沙井文化内涵、河西走廊史前文化及先秦时期西北少数民族史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金川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岁月不居,聚金汇川。金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这里,沙井文化源远流长,宗教文化庄严神秘,永昌“卍”字灯俗、剪纸、永昌念卷、永昌小戏……非遗文化底蕴深厚,无不彰显着先民的文明与智慧,无不呈现出金昌民间艺术的神秘、粗犷、成熟和庄重,让人心驰神往。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我市先后编制完成长城保护修缮等项目计划3个,北海子塔保护修缮等3个方案通过省文物局评审,组织实施永昌县钟鼓楼、圣容寺塔安防等工程。在“5·18世界博物馆日”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活动49场次,累计服务观众1.96万人次。2023年,挂牌成立敦煌研究院金昌市文化遗产联合研究中心,开展《敦煌石窟中圣容寺相关文物遗迹的调查研究》课题研究,撰写《历史上的金昌圣容寺》讲解词。持续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对重点非遗项目实施抢救性记录和系统性保护工程。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评审认定制度,并将传承人年度传承补助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举办非遗年货节、非遗民俗游等六大主题、22项特色非遗活动,线下参与群众超5万人次,线上点击量达70万次。2024年,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野外普查工作。这些活动展示了金昌的壮丽风光和深厚文化底蕴,唤起人们走进金昌的强烈愿望。

深厚的文化底蕴更让无数游客感受大美金昌的净美与厚重,享受穿行其间的宁静与从容,成就游客心目中的“诗和远方”,继而成为这里的忠实拥趸。

文化为媒 奏响文旅融合新旋律

1724981867822924.jpg

金川国家矿山公园标志性建筑龙首魂。记者王新木摄

仲夏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乐声悠扬,光影迷离。6月24日晚,伴随着动人的旋律,绚烂的光影投射到主界碑“龙首魂”上,金昌元素生动地展现在眼前,“镍都之光”文化展演带给旅客震撼的视觉盛宴。  

这视觉盛宴在今年的周末和节假日都会如约而至,“镍都之光”——《大地的礼物》《聚金汇川》系列展演活动在金川科技馆广场和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龙首魂”主碑广场分别进行系列展演,常态化的演出让游客在光影中感知“现代之城”金昌美好风貌。

1724981897769155.jpg

金昌市举办薰衣草之约集体婚礼。记者王新木摄

阳光、微风、花海……夏季紫金花海浪漫气息,温柔而热烈。6月29日上午,连续举办七届的“遇见爱,遇见你”薰衣草集体婚礼如约开场。在婚礼广场,新人们身着中式礼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金昌书法家李博文为新人们现场题写对联“初季苍鲜人似玉,四时情厚贵如泉”,为新人送上了美好的祝福。

当天晚上,“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系列活动中的“逐梦镍都·金昌诗会”在金昌市紫金苑景区举办,2000余观众及游客现场观看了演出。诗乐舞蹈《花潮来兮》惊艳开场,随后《千年回望》《丝路诗韵》《古道遗风》《孔雀石的蝶变》《戈壁花开》《热爱生命》《金川赋》《从镍都到火星的距离》《welcome to 金昌》《青春万岁》精彩演绎,将观看演出和就地旅游结合起来,在让市民和游客尽享文旅融合“大餐”,实现“一座城市,两种体验”的深度游览。

7月30日,2024年“畅享夏季 金彩无限”公益性巡演进景区活动在金昌市紫金苑景区举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超近距离的夏季音乐会……金昌创新文旅模式,点燃文旅消费新引擎,助推夏日经济烟火升腾,持续增加流量和效益。

   与此同时,网红美食、地方特色美味让市民、游客尽享舌尖上的欢畅……一个个特色街区火爆出圈,让人们淋漓尽致地感受“金昌夜”被“烟火气”包裹的激情与活力。

徜徉宁远青泰广场美食街,来自四川的游客李建强兴奋地说:“真没想到,金昌也有这么有特色的街区,老长沙的臭豆腐、四川火锅、大连海鲜,还有本地的甜丸子,好多地方特色美食,太值得来了。”

作为一种时尚、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组合,“演艺+旅游”为文旅融合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丰富了城市消费新业态。不少游客选择以“提前来、晚点走”的方式,在观看音乐会之余,游览当地景点,品味特色美食。演艺活动已成为带动文旅消费的“助推器”。

创新融合 激活金昌文旅市场新魅力

1724981945331238.jpg

金昌“火星1 号基地”暑期研学活动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青睐。

如果说,金昌是“点石成金”的城市,那么先天赋予金昌独特的旅游资源,更为金昌打造“祖国镍都工矿探奇基地、中国航天科普研学基地、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体验区”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基础,不断提升凸显“中国镍都·文明金昌”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

金昌坚持补短板、强整治、扩业态、优服务,推动旅游提质增效。出台《关于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金昌市支持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金昌市文化娱乐业类企业规下转规上和规上企业奖励补贴办法》,有力推动文化旅游品牌创建、产业融合发展、新兴业态培育和服务水平提升。策划实施“5·19”中国旅游日、“四月八”民俗文化节、薰衣草集体婚礼、暑期文旅嘉年华、“夜金昌”“火星生活周”“戈壁越野”等160余项特色文旅活动,金川国家矿山公园“镍都之光”文艺展演每周末定期开放,吸引周边地区游客来金体验。充分发挥“引客入金”政策和“三省五地”“四省十二城”等区域协作平台作用,对外讲好“金昌故事”。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参加“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旅行就选C”战略首发大会、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等宣传推介活动。赴北京、南京、天津、桂林等地开展专场推介会,与同程旅行、省建投集团、惠邦传媒等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围绕航天科普、工矿遗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研学旅游资源,打造高品质研学旅游课程和精品旅游线路20多条。加大文创产品研发力度,市博物馆、火星1号基地、永昌骊靬地毯厂相继推出特色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  

同时,将文艺创作、公共服务、非遗传承、文博场馆等文化类资源融入旅游建设,串点成线、连线成片,促进文化和旅游多业态深层次融合发展。如今的金昌,正通过这些“文化标签”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效应。

1724981978917903.jpg

金川区举办2024 年群众广场舞展演比赛。喇博凡摄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在金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憧憬变为惬意体验;在金昌,文化和旅游的叠加效应逐步凸显,散发出无穷的魅力;在金昌,坚持开发与保护共存,打造游客旅游目的地的脚步从容坚定。

“未来,我们将充分发挥金昌的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实行全业态融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品牌,不断推动金昌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金昌实践崭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金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奎表示。(记者莫亚红)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