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生活 > 文化生活
【书评】每次平安升井都是一次重生——读《升井》有感
时间:2024-08-05 09:34:48 来源: 阅读量:584

田小慧

书和读者是讲机缘巧合的,读者能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并非易事,一千个读者对同一本书就会有一千种感悟。《升井》让我有读的欲望,一是书名的吸引,二是作者和我同龄,是一个让我敬佩的女人。与其说读她写的小说,不如说想了解她更多。

几天前的一个雨天,拿到作者段红芳的长篇小说《升井》,主色调为黑色的独特封面瞬间吸引了我——三个一身黑的男人头戴矿灯站在井口,黑色世界里唯有井口透着光,充满了神秘莫测,深邃望不到底的井口,让我不由地想和这三位矿工一起走进谜一样的井底世界。

昨晚意犹未尽读完《升井》时,已经是凌晨两点。毫无睡意的我,站在阳台上,外面的世界漆黑一片,几盏路灯在黑夜中显得有点孤单。远处的天空有无数颗星星若隐若现。都说地上少了一个人,天上就会多出一颗星。也许他们就是《升井》里面逝去的一个个鲜活人物。

作者红芳是一名矿嫂,在矿上生活了十五年,亲身体会了矿区艰苦恶劣的生活条件,懂得矿工的艰难与不易,了解矿嫂的担忧和悲欢,清楚矿工矿嫂的精神需求。为了讲述矿工的故事,她用了十四年时间,以血和泪孕育出了一部让读者拿起就不忍心放下的恢弘巨著。

小说主要描写了1996至2004年之间,以主人公柯耀强、田倩倩、瘸子李、胡豆花、胡大木、刘爱爱等人物的工作生活为主线,以苍穹煤矿发生的故事发枝散叶。展示了底层劳动人民艰苦奋斗,热爱生活,不惧困难的精神风貌。作者以独特的笔触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栩栩如生的推送到读者的面前,让读者欢乐着小说人物的欢乐,悲伤着小说人物的悲伤,幸福着小说人物的幸福。

小说里刻画的主人公柯耀强是矿上人公认的“坏人”,但是他骨子里却善良质朴、铁骨铮铮。候小梅看似水性杨花,做了矿长的情人,但是对待爱情却坚贞不渝,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爱读书爱写作。胡豆花虽然蠢蠢欲动,但是最终感恩瘸子李收留爱护她们孤儿寡母,守住作为妻子的底线。柯耀强给了纪红云希望,又让希望破灭,让他内疚不已,因此他与纪红云的一对儿女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弥补了孩子们缺失的父爱。纪红云和侯小梅搭班,经常一人干两人的活,看似在帮助侯小梅,没想到冥冥之中为自己的孩子铺了路。当侯小梅知道自己丧失生育能力,纪红云去世后侯小梅养育了她的两个孩子。胡大木为了当官把自己的老婆亲自送给别的男人,最终却被老婆屈辱而死。

这一切也印证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小说里面人物的关系看似错中复杂,其实细细分析却脉络清晰。读后有让人潸然泪下的人性光辉、有悲悯失去双亲的孤儿、也有让人对煤炭工人的肃然起敬!

对于矿工生活,未读《升井》前,我并不了解。只是记得父亲曾经帮助村里一个小伙成为铜川煤矿的工人。他因此鲤鱼跳农门,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坡的生活。在父亲的葬礼上,他跪拜不起,感恩父亲对他的帮助。如今他已经是花甲之年,享受天伦之乐。煤矿于他算是改变命运的地方。

而我的另外一个邻居就不同了。他因为无能力养家,妻子离婚而走。当他有机会成为澄城煤矿的一名临时工时,重新讨到了一房媳妇。但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冬夜,读初中的我被一阵伤心欲绝的痛哭声吵醒。原来正当壮年的邻居在煤矿遇到矿难,一卡车煤炭里面埋着他僵硬的尸体。活生生的人几个月前走着出门,如今抬着进门,残酷的现实让他身怀六甲的妻子一下子晕死过去。这种凄惨场面让我对黑乎乎的煤炭生出了恐惧心理。于他,煤矿是丧生之地。

用矿工的话说:每一次平安升井,能深情呼吸到地面的空气,就是最大的幸福。然而升井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身心疲惫,但能活蹦乱跳;另一种是被抬出来,生死未卜。好在作者在小说末尾给了读者安慰,在柯耀强和廖教授的努力下,以“耀强”命名的新型能源采煤机,推广到全国煤矿,解放了劳动力,大大提高了安全系数。

我想关于讴歌矿工的文字不少,但是像作者红芳这样全方位对矿工的生活工作细致入微的描写,用十几年的亲身经历和心血对矿工生老病死、爱恨情仇的记叙应该不多。一部《升井》让我们重新定义幸福的标准,重新考虑生命的意义。能够每天正常的一呼一吸,感受生命的存在,就是幸福。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的活着,享受生命的过程,就是最大的幸运,也是最大的勇气。(《升井》,段红芳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