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生活 > 文化生活
“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
时间:2024-05-13 15:07:52 来源: 阅读量:727

武少民

晨风拂过新叶,春光洒进书房。叶嘉莹先生的案头,放着一摞有关古诗词的书稿。她执教近八十载的授课音频,近年来正陆续发表,每处文字她都亲自审读。

叶嘉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专家、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一生致力于古诗词研究,被誉为“诗词的女儿”。

如今已入期颐之年的叶嘉莹,仍坚持投身古诗词研究和推广。她说:“我是一生一世都以教书为工作、为事业的人,所以我的心目之中,只是要把古人诗词里面那些美好的理性、感情,传给年轻人。”

在现代,我们为什么还要读古诗词?叶嘉莹说,诗歌的价值在于滋养精神和文化。“古典诗词凝聚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往往是用生命谱写诗篇、用生活实践诗篇,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的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力。”

回首百岁人生,叶嘉莹觉得,能与古诗词交朋友,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叶嘉莹所作的这句诗,也是她从事诗教事业的写照。

“我希望朋友们也能够把你们读诗时的感受、想法跟我谈一谈。”不久前,叶嘉莹为“诗不远人话迦陵”活动录制了抖音短视频,邀请人们分享读诗心得,收到了从全球多地传来的互动视频。叶嘉莹说:“看到有这么多人都喜欢中国古典诗词,我真是感动,更要感谢大家。”

“在我看来,诗词不是知识,不是学问,而是一种感发人心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不死。”叶嘉莹说,“年轻人如果能够多读些古典诗词,进入诗词里的感情境界之中,应该会获得不少超越现实种种问题的有效力量。”(选自《人民日报》)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