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身边榜样 > 身边榜样
【强国复兴有我·身边的榜样】焊花闪闪映匠心——记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祥
时间:2024-05-10 10:46:45 来源: 阅读量:2047

他干一行,爱一行,坚定信念,脚踏实地,一把焊枪、一副钳具都是他身为“设备医生”的手术刀;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誓言,飞溅的焊花、旋转的轴承,见证了他从维修工“小白”到技能带头人的成长。他就是2024年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金昌铁业(集团)金昌恒祥辉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维修工段的工段长张祥。

潜心磨炼 全面提升自我

走进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大山选矿车间,穿着深蓝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张祥正一手拿着焊枪,一手持着焊把,仔细修复着一号运输皮带的磁滑轮,伴随着焊机喷吐的刺眼弧光,磨损的滚筒在张祥的手中被慢慢修复得平整光滑,看着一号运输皮带又可以批量运送矿石了,张祥紧蹙的眉间才渐渐舒展开来。

别看现在的张祥在检修设备时“一顿操作猛如虎”,回想起刚入行时的他,还对维修工作一窍不通。

1998年,张祥怀揣着国防梦顺利入伍,成为一名军人,八年的军旅生涯,锻炼了他坚韧的意志和不服输的性格。2012年,退伍择业的他,来到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班,一进厂就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学习电焊。在别人看来,焊工最是个苦差事,无论春夏秋冬,都得包裹得严严实实,经受弧光和烟尘的“双重考验”。但张祥没有一丝怨言,他常去请教老师傅,多看、偷学,军人的服从精神时刻督促他夜以继日地学习和攻关。

他从电焊工种的“蹲”“眼”“腕”“稳”四大基本功练起,为了焊好不同位置的焊口,他要变换各种姿势,甚至躺在地上焊,火花溅在身上,掉进袖口里、领口里都是常有的事儿,几乎每件衣服都被焊花烫得“千疮百孔”,身体上也留下了灼疤,就这样学习了两年多,他如愿考上了中级电焊工。2023年,张祥在金昌市十万职工技能大赛焊工赛中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当被问到如何练就一身好技能时,张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要靠它吃饭,有时候你也没得选,不知不觉地就爱上了这份职业。我是一名维修工,一岗多能是必备技能,除了焊工,钳工、铆工都要会干,没事儿的时候也喜欢去琢磨,去钻研。”

从军营战士到工厂职工,张祥始终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在最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不平凡的职责,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着人生道路上的幸福花。

攻坚克难 勇于担当作为

如果说设备维修是机修工的本分,那么钻研维修技术就是一个机修工的工作态度。

2017年,张祥接到了公司上级对3号高炉“三化”技术改造的工作命令。改造任务非常艰巨,难度也很大,需要架设56根管道,每根经过焊接、绕弯排布,长度直达2000米,把液压油从3号液压站分流至车间内其它设备。时间紧任务重,张祥一边设计着复杂的管道走线图纸,一边翻阅资料学习改造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施工方案。张祥坚定地说:“我是一名维修人员,是公司的一份子,我有义务、有责任把设备修好,所以面对一次次故障和问题,我都会尽心尽力地去修理,而且不断地摸索,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在随后的二十多天的施工周期中,他每天认真做好工程日志,组织协调好施工力量,白天深入工地处理问题,晚上熬夜查资料、学知识、补短板,光施工记录笔记就记了好几本。

提起3号高炉“三化”技术改造,张祥骄傲地说:“我对这个改造项目真的是良苦用心,管道安装好后,调试一次成功,说明阀门没有乱向,这样的结果也让我很欣慰。”这次技术改造的成功,也让公司领导及同事都对张祥竖起了大拇指。

像这样对设备不断研发改造,主动担起攻坚克难重任的例子,在张祥身上不胜枚举,他带队参加了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号高炉大修技术改造、球团烟气脱硫系统升级改造、钢结构无填料喷雾冷却塔搬迁、甘肃施可丰15万吨复合肥设备电气管道制作及安装等工程项目。这些大小项目是张祥“成长之树”的年轮,使他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术水平突飞猛进,逐步在项目建设、技术改造和设备抢修中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能够独当一面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他2022年获得“甘肃省技术标兵”,2023年获得金昌市第三届“金昌最美退役军人”提名,2024年获得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

以老带新 传承工匠精神

2019年3月,金昌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维修人员,成立了金昌恒祥辉维修工程有限公司,张祥作为技术骨干,在新的平台上继续敬业奉献、勇挑重担。

“自己的力量毕竟有限,团队力量才更有爆发力”他经常组织机修工段员工进行工段内部经验交流,将提升业务技能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2023年,他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检修现场为课堂,现场剖析解答,把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老员工,使全员技术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金昌恒祥辉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迪明感慨:“在张祥的感召下,我们公司维修工段全体员工掀起了一股爱岗敬业、比学赶超的热潮。许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涌现出许多不同层级的‘技术标兵’

在徒弟郭述皋眼中,师父张祥是能吃苦、手艺高的“老把式”,也是和蔼可亲的工作伙伴。郭述皋说:“师父亲和力强、细致耐心,教我们技术毫无保留,每次检修设备就跟照顾生病的孩子一样,用心抚摸,感知它的冷暖与振动,从而去判断设备是否运行正常,也让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从业十多年来,张祥也帮助过不少80后、90后的年轻工人,他说:“最初是源于喜欢,而现在是出于责任。如今技术工人的缺口非常大,年轻人不喜欢干这个,遇见爱学的也不容易,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经验分享给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十年磨一剑,张祥是奋斗者的代表,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在危难险重的任务面前,绝对能顶得上、拿得出、干得好,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传递榜样的力量。(记者刘璐 屈冰)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