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金昌 > 文明金昌
【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催放花千树——金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时间:2022-10-10 11:18:39 来源: 阅读量:1800

文明实践春风化雨,时代新风浸润人心。

理论宣讲送到千家万户,志愿服务活跃村居社区,文明实践活动遍布广袤城乡……行走在镍都大地,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已成为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坚强阵地,使文明新风吹遍每个角落,融入百姓生活,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金昌这座全国文明城市描绘出生活更加美好、风尚更为文明的魅力画卷。

图片

△金昌市金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时代之需、使命所系、群众所盼。

近年来,我市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深化拓展,紧扣“阵地拓展+品牌提升+服务延伸”目标要求,进一步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文明实践活动彰显理论武装群众、品牌服务项目量质双升,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整体工作高位推进,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鲜活“样本”,文明实践建设“金昌模式”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确定为全国500个试点县(市、区)中的15个先进典型之一予以重点宣传推广,倾心书写出了一份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答卷”。

全域覆盖 实践阵地处处开花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只有建好文明实践的阵地,才能让文明实践活动生根发芽。

近年来,我市按照“纵向涵盖县(区)乡村、横向辐射党政群”的工作思路,盘活现有党员教育、文化体育、科技科普、普法宣传、健康医疗等基层公共服务资源建设,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强化资源整合和功能融合,健全完善组织设置合理、工作规范、运行流畅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构架。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县、区实践中心2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8个,村(社区)实践站182个,实践基地70处,逐步构建起了上下贯通、集约高效的文明实践“矩阵”。

图片
△金昌市金川区北京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2022年3月,金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挂牌成立,形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书记主抓和市级统筹、县区落实、所(站)上下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赋能文明实践的新形式,全力打造“互联网+文明实践”综合工作体,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宣传和服务渠道。充分发挥市、县、区级融媒体中心,“学习强国”和“甘肃党建”等各平台优势,结合电子书屋、综合文化站、学习强国10分钟大屏等设施,大力构建信息联通、线上线下职能互动的资源共享网络。

图片

△金昌市“学习强国”主题长廊。

金川区创新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工程,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利用主次街道可开发空间、小区门房、社区周边服务用房,在市区建设100家“新时代文明驿站”,成立1000支志愿服务队伍,发展10000名以上的志愿者,满足居民群众个性多样和城市净化、美化、序化、亮化的服务需求。

全城参与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志愿服务队伍691支,注册志愿者10.6万余名,占常住人口的24.2%……这是金昌这座志愿之城的“数字档案”。

图片

△永昌县城关镇天锦苑社区党总支部“草根宣讲”进小区活动。

志愿服务工作的成效,是衡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在金昌,党员干部、专家学者、“百姓名嘴”、青年讲师、新乡贤……8+N支理论宣讲小分队遍布城乡,构成了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的“生力军”,他们进企业、进单位、进军营、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广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等党的创新理论和形式教育主题宣讲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各类理论政策宣讲的受众超过20万人次,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基地真正成为理论武装的主阵地。

图片

△2022年7月1日,金川区北京路街道金冶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喜迎党的二十大,聚力发展当先锋”主题庆七一系列活动,开展廉政专题党课宣讲。

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需要的现实问题,我市聚合各种资源,梳理汇总线上线下群众需求形成“需求菜单”,协调各部门、社会组织、先进人物宣讲团队设计“服务菜单”,形成了“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了由8类318个优秀特色项目组成的项目库,组织开展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8800多场次,累计21万余名群众从中受教受益。

图片

△2022年3月16日,金川区金川路街道金都里社区联合辖区幸福e源幼儿园师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开展小小志愿者用“小行动”成就“大文明”实践活动。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我市组织志愿者深入基层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针对群众反映的共性需求形成项目清单和工作方案,针对个性需求和个别问题开展“微心愿”“微诉求”服务项目,形成“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在城乡社区、公共文化设施、旅游景点、政务服务大厅、窗口单位,通过广泛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构建起了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服务圈。

图片

△金昌市2022年“3·5”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交流展示活动。

我市坚持把文明实践“14536”总要求与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目标融通贯通,瞄准“精心精致建设、精明精细管理、打造精致城市”目标的“包街包帮”等品牌项目,凝聚起全市280多个志愿服务组织、691支志愿服务队伍、近11万名志愿者的有生力量,形成“手牵手共创文明城市、心连心共建美丽金昌”的强大合力。

全民共治 文明风尚浸润人心

群众是文明风尚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实践者、创建活动的参与者。我市在文明实践工作中不断丰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强化价值引领,让文明风尚浸润人心,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

图片

△2022年9月8日,金昌市金川区新华路街道昌泰里社区开展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度红色中秋·话和谐邻里·扬美好家风”为主题的中秋节活动。

“到文化广场唱歌跳舞”“到图书馆阅览学习”“到博物馆看展打卡”“到体育场馆运动健身”……现如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在市民中间成为时尚。我市依托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不断丰富精神文化供给,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通过经常性组织优秀电影播映、文艺汇演、广场舞大赛、体育比赛、技能培训、法治宣传、科学普及等活动,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入党宣誓”“红色线路学习体验”“青少年心向党”等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使人民文化权益得到更充分、更切实的保障。

图片

△金川区举办幸福老人生日会。

我市不断强化思想价值引领,着眼厚植好人沃土、传递好人效应、放大向善力量,着力打造“德者传理”“德者聚力”等“金昌德者”特色文明实践品牌链,创新举办“敲锣打鼓送荣誉”活动,全面推广“孝善基金”“孝善宴”“婆媳互夸”等品牌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牵引器”。

图片

△2022年1月27日,金川区双湾镇新粮地村敲锣打鼓送荣誉。

同时,大力弘扬文明节俭新风,倡导婚事新办、抵制高价彩礼,广泛开展“反对高价彩礼,倡导婚嫁新风”主题教育活动120多场次,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等不良风气,使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日益深入人心。

图片
△2022年2月14日,金川区北京路街道金冶里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内金婚老人开展“金婚生日邂逅元宵节 黏在一起猜灯谜”活动。

依托于群众自治组织,我市不断推进遏制农村陋习、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工作。在全市139个行政村全部设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彩礼标准、红白事办理流程、宴请范围及奖惩规定,逐步做到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对本村群众公认的、可学可鉴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等先进典型进行大力宣传,对本村违反村规民约的不文明、不道德反面典型通过公告栏曝光、小喇叭通报、议事会评议、扣除“文明股”等方式予以惩戒。


图片

△2022年4月29日,金川区宁远堡镇西坡村举行“家庭文明积分示范户”表彰大会。

在金昌,文明新风拂面而来,志愿之花处处绽放。

一处处理论阵地、一场场暖心服务、一件件民生实事……诠释着这座城市的文明指数,推动着地区综合承载力、文化吸引力、文明向心力向高处迈进,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常建哲)

图片由金昌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提供

编辑:赵国慧

责编:康津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