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育教学
【班主任札记】课间十分钟让孩子们动起来
时间:2024-02-08 09:22:53 来源: 阅读量:1239

市第三小学许国鹏

隔着操场,站在校墙外都能听到欢声笑语,这是市第三小学的课间十分钟,这也是课间应有的“模样”。下课铃一响,室外的篮球场、足球场、体育健身器材和空地瞬间成了游乐场,在美丽的校园里,各种童年游戏:踢足球、玩滑轮、跳方格、丢沙包、跳大绳、木头人……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十分钟一会就过去了。

属于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在市第三小学是常见,但被“圈养”的课间十分钟同样存在。正处于生长发育中的孩子需要奔跑跳跃,需要放松双眼,需要阳光雨露。囿于教室、教学楼中,培养出来的往往是温室花朵,是越来越多的“小胖墩”“小眼镜”“过敏娃”。“让孩子们跑起来吧”,尽管不同声音都存在,可见家长们有着共同期望:希望能真正落实,还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圈养”养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让孩子去跑、去跳,即便会有磕磕碰碰,对孩子而言,都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经历。真正对学生的关爱,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孩子”,应该是放开手。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把课间的欢声笑语还给学生。

“课间十分钟本应是学生自主的时间,学校、教师都没有任何理由剥夺。”市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黎鹏指出,怕出事、怕担责就“课间圈养”,确实省时省力,但这不是一个教育者的担当,也不是一所学校的担当。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需要动起来、跑起来,而不是‘关起来’。”黎鹏表示,课间十分钟是学生放松和社交的时间,过度限制他们的活动和行为可能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学校应该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激励班主任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课间活动中遵守规定,有序地进行课间活动。

“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可以通过运动、社交交流、休息放松等方式来促进身心发展。”市第三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刘金霞表示,学生在课间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供氧量,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与同学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互相帮助解决学习问题,或者谈论一些有趣的话题,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找个安静的地方闭着眼睛放松、眺望远方,有助于舒缓大脑和身体的疲劳,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果。

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你来我往的社交活动,不是成年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的必需。玩闹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紧张课程之余,让孩子轻松自在的“十分钟”,才能更好地专注于课上的“四十分钟”,更好地为追逐星辰大海做好准备。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