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生活 > 文化生活
人生“ 藏”态
时间:2024-01-05 08:51:48 来源: 阅读量:761

韦良秀

小时候喜欢捉迷藏,长大了,发现人的一生,其实都是在“藏”。小时候藏作业、藏零食,步入社会之后,开始与人交往,又会藏缺点、藏不足。很多时候,藏的不是东西,更多的是一个不想让别人知道的自己。

那天,同事小邓找到我,问周末能不能开车带他去乡下老家看看。小邓孤身一人来到这座城市打拼,每个月省吃俭用,省下大半的工资寄给老家的父母。见到双亲,小邓活脱脱像换了一个人,说现在的单位待遇有多好,每月寄回来的钱都是自己花不完的。听完小邓的描述,两位老人将目光移向我,我赶紧点点头,帮他圆场。回来的路上,他向我解释,当着父母的面说那些话并非虚荣,而是想把自己在外边的不容易藏起来,以免二老跟着担心。

小邓的诉说,令我一阵感动。忽然,我也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天,我无意间发现一张压在母亲被子下面的就诊卡,心中顿时一惊。我拿着那张卡片来到医院,从自助查询机上发现,母亲在一周前曾做过一次检查。回来后我直言相问她,身体有何不适。母亲一脸的满不在乎:“喉咙那里有个疙瘩,最近几年越长越大,我去看了看,没事儿,脂肪而已!”我顿时放下心来,但立刻又感到不是滋味。我忍不住想,我的母亲,一个大字不识的老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排队、挂号、检查,然后再找医生咨询,是怎样的无助、茫然甚至焦灼。她为什么不叫上我?无非就是不想耽误我的工作,不想让我担心。她把自己的不适藏起来,默默承受,给我腾出一片轻松且无忧的空间。

步入而立之年,真的好久没藏过东西了,也真的该学着藏起一些东西了,比如烦忧,比如暴躁,比如身心俱疲的状态,把它们都藏起来,最好藏到一个连自己也找不到的地方。那样,周围的人一定会感受到更多的欢愉和明亮。(选自《南方都市报》)

编辑:赵国慧

责编:田红娟 康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