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昌要闻 > 金昌要闻
【省媒看金昌】镍都不只地下有矿 还坐拥地上“绿金”千里
时间:2023-05-07 10:10:51 来源:凤凰网甘肃 阅读量:2450

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金昌市,素有“祖国的镍都”之美称。但很少有人知道,由于这里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在种植牧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金昌已成为甘肃最大的商品苜蓿种植基地和国内优质牧草的重要产地。


图片

△金昌市永昌县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志斌正在检查苜蓿草质 杨艺锴 摄


走进金昌市永昌县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草库,工人正忙着打包、分装、发运苜蓿草捆。这是一家集牧草生产、收购、加工、销售服务、科研开发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企业,已形成牧草产销一体完整产业链。总经理宋志斌介绍,该公司年产优质苜蓿草4万吨,主要销往蒙牛、伊利、现代牧业等大型乳企,2022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


“苜蓿号称‘牧草之王’,在这里种一次可以收7年,一年正常可收割三到四茬,农户种植只需按时浇水,剩下的就是晾晒和收钱。不仅经济价值高,也方便省事。”宋志斌说,近年来随着乳业和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优质饲草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由于收购价略高,当地的农民也更愿意把自家苜蓿卖给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图片

△宝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将加工好的苜蓿颗粒装袋。杨艺锴 摄

屈指算来,宋志斌与牧草打交道已近20年。据他介绍,18岁时就开始跟着舅舅贩卖麦草。从小商小贩式的粗放管理到基地化生产,再到如今的精细化分级管理、商品化经营、品牌化发展……宋志斌见证了金昌牧草产业的发展历程,他创立的“番禾”牧草品牌,也在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创业期间,宋志斌也曾吃过不少亏。2013年,他满怀期待地成立了经营部,“那时候不懂按照草质分级,好的差的全混一起,很少有人愿意买我的,当然是赔了不少。”回想起这段经历,宋志斌记忆犹新,所以后来他对自家草质极其重视。“现在,我把苜蓿干草依品质优劣划分为不同等级,在原本一、二级品质的基础上,又生产了部分特优级牧草,划分标准更加精细。”


图片

△工人正在发运苜蓿草捆 杨艺锴 摄

“现在,我们的一级草和美国进口草的标准一致,各类产品远销内蒙、宁夏、青海、四川、河北、天津、云南等地。还与优然牧业、蒙牛、新希望等集团牧场和全国诸多中小牧场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言语间,宋志斌充满了自豪。

近年来,通过合作种植的方式,宋志斌所在的公司现有2.6万亩的牧草种植基地。随着加拿大的阿迪娜、美国FGA公司的WL系列世界最优苜蓿品种落地生长,在镍都的千里沃野上,大批牧草生产加工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以土地流转和订单农业的方式走上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之路,铺就遍地“绿金”,一起“昌”享美好未来。

编辑:王钰莹

责编:康   津

监制:马丰友




网站简介
版权说明
广告业务
联系我们
主管单位: 中共金昌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金昌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19001615-3号 甘肃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62120180010 甘公网安备:62030202000185
新闻热线:0935-8219255 0935-8330092 技术支持:甘肃新媒体集团九色鹿技术公司